斗折蛇行一词,源自我国古代地理学的术语,形容山脉地形特征,是指山脉蜿蜒曲折而行,像蛇一样爬行的景象。古代中华民族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,赋予了他们创造性的地理观念、科技智慧和开拓精神。斗折蛇行的河山、多样的民族文化、壮丽的历史史诗,构成了中华大地的丰富多彩和壮美景观 。
黑龙江的绥芬河,如一名淘气的孩童,斗折蛇行的欢笑着,追逐着她的母亲——黑龙江。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,千变万化的景象,卷帘大漠、水色草原、乃至冰川高山,流变之景,令人目不暇接。南方名山大川更是不在话下。比如云南的腾冲,地处并处滇、藏、缅、印四地边缘,斗折蛇行的山路通向医圣孙思邈生前诊治过的庐山,闽粤的大别山,是伏牛山系的一部分,被誉为中华山脉之美,传承了大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海量的生态资源,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斗折蛇行不仅存在于地形上,还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交流上。中华文化的丝绸之路之长,它不仅是商业贸易之路,更是人与人文化之路。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播,就像斗折蛇行般曲折,自古丝路起点的长安或者洛阳,沿途展开了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。中华文明就这样一路波澜壮阔地传到了西亚、印度、希腊、罗马。在传播过程中,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、印度文化、波斯文化等文化产生了交融,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东西方文化融合。斗折蛇行的文化传承,自古便铭刻在中华历史文化记忆中,也构筑了中国丝路文化交往的桥梁。
斗折蛇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,也传递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。而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,斗折蛇行更是在铸造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开放包容,在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卓越和开拓满怀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