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节的传说:纪录着中国古老的民间文化

腊八是阴历12月初八,是我国传统的释教节日,也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,被视作除旧迎新、祭祖求福的重要日子。而腊八节的传说也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,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欢。今天,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腊八节的传说故事。

腊八节起源于汉代,早先是释教节日之一,用于纪念释迦牟尼的成道。厥后,这个节日逐渐与中国的民间信仰相连系,形成了怪异的文化内在,并撒播至今。在各地,人们也有差异的腊八节俗和庆祝方式。

腊八节的传说主要有三个,划分是:吃腊八粥、打糍粑、腊八捞钱。

吃腊八粥

听说在古代,有一个叫做“谷稻莲”的女子,为了救活穷苦国民,向神明求雨,在一连七天的祈祷和忏悔之后,终于下起了大雨,而且全墟落稼都获得了滋润,谷物又恢复生气。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女子,就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五谷杂粮煮熟,蒸熟后加糖、桂花、花生米、红枣等制成腊八粥,作为一年的竣事和新年的开始。

打糍粑

打糍粑起于宋朝,是腊八节的重要流动之一。糍粑是用蒸熟的糯米粉和种种果料制成的点心,形状像饸饹,略带甜味。这个流动主要有祈求丰收、辟邪避灾、瘟疫等寓意。同时,打糍粑也是人们团圆的良机,亲友密友可以聚在一起,分工协作,配合制作糍粑。

腊八捞钱

听说在明代末年,有一位少年在腊八这一天追捕一只大鱼,意外地在鱼腹中发现了一只石雕兔子,尚有一沓银子。由于这只鱼是在腊八这一天被捉到的,以是人们就以为“腊八捞鱼,会得财运”,于是,这个俗就沿袭至今,被称为“腊八捞钱”,人们到江河湖海里捞一次,是一种充满祥瑞寓意和娱乐性子的纪念流动。

腊八节的传说渗透在了中国的文化中,既富有历史价值,又反映出社会的民众心理,现在,人们依然通过腊八节来寄托着自己的祈求与期盼,祝福家人和同伙的平安。

相关信息